頂點小說 >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第569章 二進北大
    胡適被迫辭去中國公學校長一職後,曾北上一遊,北大代理校長陳大齊及教授周作人等均表示特別歡迎他回北大歸隊,胡適遂覓屋預作安排,也是爲回北大作準備。

    胡適二進北大時,正值胡適的好友蔣夢麟任代理校長,並於年底任校長。他們所面對的是已被軍閥政府蹂躪得滿目瘡痍、生機盡失的北大。於是胡適全力輔佐蔣夢麟校長,開始了重振北大的艱難跋涉。

    蔣夢麟談及上任的情況時說:“‘九?一八’事變後,北平正在多事之秋,我的參謀就是適之和孟真兩位,事無大小,都就商於兩位。他們兩位代北大請了好多位國內著名教授。北大在北伐成功以後之復興,他們兩位的功勞實在太大了。”

    胡適爲北大所辦的第一件事是籌措經費。北大辦學經費因國庫支絀,“雖有預算,不能照發。學校進展,遂多障礙”。到1931年前,北大各項設備之價值遠遜於國內各大學,以當時對國立各大學設備價值的統計而言:武大910,070元,清華大學511,096元,中央大學436,346元,中山大學186,084元,北大30,917元。

    面對如此窘局,蔣夢麟接命後不願上任,傅斯年遂約胡適到中基會爭取經費資助。

    1931年1月,胡適到上海出席中基金第五次常委會。在蔡元培等人的支持下,會議根據胡適擬定的計劃,決定:“每年雙方各出國幣二十萬元,爲大學設立研究講座,及擴充圖書儀器,給發助學金與獎學金之用。以五年爲期”。

    胡適所提辦法先前曾交蔣夢麟看,他大爲感動,答應前來北大主持重整工作。

    此計劃到後來有所調整,從“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改爲本校二十萬元,中華教育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十萬元”。據統計,

    此項合作計劃從1931年開始執行,實際執行到1937年,較原議延長二年。在此期間,雙方共提出合作款項195萬元。

    依靠這筆資金,北大新圖書館、地質樓、學生宿舍樓、實驗室等紛紛建成,圖書、儀器設備等各種教學科研設施得以大大改善。從此北大走上了一條振興之路。

    胡適爲學校辦的第二件大事是請人。蔣夢麟上任後,將原文、法、理三科改爲三院,任命胡適爲文學院院長。

    蔣夢麟對三個院院長說:“辭退舊人,我去做;選聘新人,你們去做。”

    胡適利用自己的聲望和關係,寫信勸說朋友,四處網羅人才。經他手所請的知名學者即有孟森、錢穆、馬敘倫、湯用彤、魏建功、俞平伯、梁實秋、聞一多、溫源寧、葉公超等人。除了文學院之外,理學院的一些教授也由他引薦或力邀,如丁文江、饒毓泰、吳大猷等。

    有些學者或因個人困難,無法到校任教,胡適不得不多次去信說服。有些或因校內原因,暫無法聘請,他不得不尋機出面交涉。有些知名學人不宜教課,胡適又建議設“研究教授”。

    通過多方努力,北大很快羅致了一批學有專長,成績卓著的的名流學者。教師隊伍的充實,爲重振北大提供了師資基礎。

    胡適這時在校內擔任了許多職務。除了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之外,還有文科研究所主任,出版、學生事務、圖書館、財務諸委員會委員,《北大學生月刊》編委會顧問,一度還任教育系主任。至於校內的一些臨時兼職和學術團體任職,更是難以勝數,幾乎校內的主要事宜,他都是主要決策人之一。

    不僅如此,在北平教育界,他也是一個主要發言人。

    鑑於胡適的聲望,1932年4月,國民政府曾有意讓蔣夢麟出長教育部,而由胡適任北大校長,被胡適堅辭;他寫信希望蔣夢麟亦留在北大。

    汪精衛1933年3月3日,曾來信要求胡適出任教育部部長,亦被他回絕。

    談及30年代北大與北平教育界的工作情形時,陶希聖曾有一段回憶:“北京大學居北平國立八校之首。蔣夢麟校長之鎮定與胡適院長之智慧,二者相併,使北大發揮其領導作用……北大六年的安定,乃至國立八校六年的延續,沒有夢麟與適之的存在與活動,是想象不到的。”

    在繁忙的校務工作之中,胡適還擔任教學工作。

    1931年2月10日他講“中國中古思想史”課,這是他1925年9月離開北大以後第一次重返北大講臺。

    他日記中說:“在二院大禮堂,聽講者約三百人,有許多人站了約兩點鐘。”

    這時期胡適開設的課程有:中國哲學史、中國近世思想史問題研究、中國文學史概要、中國文學史(四)(此課前部分由傅斯年、羅庸開)、中國文學史專題研究(此課與傅斯年、羅庸合開)、中國教育問題(與蔣夢麟合開)、傳記專題實習。

    此外,胡適還舉辦了一些講座,影響較大的有在國文系所講“中國文學過去與來路”(1931年12月30日)、“陳獨秀與文學革命”(1932年10月30日)等。這時期,他還將自己的講稿《中國文學史選例》卷一和《中國中古思想史綱要》(十二講)加以整理,交北大出版社出版。

    直到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這六年時間被稱爲北大的“中興”時期,胡適實在是功不可沒。

    自從胡適移居北平之後,在他的周圍又漸漸聚集了一批在北平的英美留學生。他們常常在胡適家或者歐美同學會裏聚會,討論國家和世界的形勢。

    據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蔣廷黻回憶,有一次在清華俱樂部舉行的晚餐上,大家討論到知識分子在國難時期所能盡的責任問題。蔣廷黻提議辦一個週刊,討論並提出中國所面臨的問題。主編過《時代評論》的陶孟和第一個就給他澆了冷水。胡適對此也不是很熱心,不僅《努力週報》論政的失敗,還仍然在他內心留有抹之不去的陰影,而且《新月》月刊也因國民黨當局的打壓,常搞得他難於應付。胡適的意見舉足輕重,因爲“當時在座的人一致都認爲不辦刊物則已,倘若要辦,則編務方面非胡適莫屬”。

    不過執著的蔣廷黻並不死心,不久又再次提出同樣的主張,結果這次終於得到丁文江等人的支持。根據丁文江的提議,他們還是按照《努力週報》時期的辦法,先在聚餐會的基礎上成立了一個獨立社,社員每人捐出每月固定收入的5%,預備先積三個月的存款,最少達到800元,然後出版。爲了財務上的方便,丁文江還邀請了浙江興業銀行北平分行的經理竹垚生,加入獨立社。胡適雖然此時仍不熱心,但在朋友們熱心的激勵下,也就承擔起了籌備的主要工作。

    1932年5月,胡適出面,邀集丁文江、蔣廷黻、傅斯年、翁文灝等幾個朋友,正式發起成立“獨立評論”社,創辦了一個專門談政治的週刊《獨立評論》。

    《獨立評論》這個中國現代政論雜誌,1932年5月22日創刊於北平,週刊,胡適任主編。該刊頭兩年的經費由獨立評論社社員自行集資,奉行“獨立“精神,發刊詞稱:不倚傍任何黨派,不迷信任何所見,用負責的言論發表各人思考的結果。

    獨立評論》的發起人和骨幹有胡適、傅斯年、翁文灝、蔣廷黻、丁文江、吳景超等學者、名流,大多留學歐美,有較深厚的學術專長,受過西方民主的薰陶。

    該刊前四年共登載文章一千多篇,社員承擔了主要的撰稿人物,像丁文江在兩年的時間內發表了35篇之多,蔣廷黻在兩年半之中發表了近40篇。

    他們關心國家時事,主要以刊登時事評論的文章爲主。同時也刊載一些雜文、書評和遊記。並且所設的“問題討論”一欄,經常討論政治、文化、教育、婦女等問題,其中對於高等教育現狀與改革的爭論、對日政策的探討、中西文化的討論在當時反響很大,是三十年代最有影響的刊物之一。

    第1期刊登胡適所作的《引言》言道:“我們八九個朋友在這幾個月之中,常常聚會討論國家和社會的問題,有時候辨論很激烈,有時候議論居然頗一致。我們都不期望有完全一致的主張,只期望各人都根據自己的知識,用公平的態度,來研究中國當前的問題。所以儘管有激烈的辯爭,我們總覺得這種討論是有益的。

    “我們現在發起這個刊物,想把我們幾個人的意見隨時公佈出來,做一種引子,引起社會上的注重和討論。我們對讀者的期望,和我們對自己的期望一樣:也不希望得着一致的同情,只希望得着一些公心的,根據事實的批評和討論。

    “我們叫這刊物做“獨立評論”,因爲我們都希望永遠保持一點獨立的精神。不倚傍任何黨派,不迷信任何成見,用負責任的言論來發表我們各人思考的結果:這是獨立的精神。

    “我們幾個人的知識見解是很有限的,我們的判斷主張是難免錯誤的。我們很誠懇的請求社會的批評,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