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腦域科技樹 >第402章 省級財力
    接下來,三家研究院的負責人分別做了彙報,因研究院的業績涉及到保密制度,所以彙報時有關項目方面,都是一筆帶過,甚至連項目名稱都是用內部編號替代,所彙報的也都是一些行政事務性的統計數據而已。不會涉及到項目本身的內容。

    三家研究院97年共計完成專利註冊1.3萬餘項。但實際註冊的專利達5.8萬項之多。因爲有三家研究院,他們相互項目管理方面沒有信息溝通渠道,並不知道總體項目數量和進度。

    除馬由外,只有經手的文勇以及負責資產管理的張興國知曉數量和項目的簡況等大概情況。但他們二人又不瞭解研究院的研發進度和立項情況。

    就這樣,勉強形成了一定的保密度。從而掩蓋了馬由從資料庫裏逐漸釋放出來的技術來源,這也是當如設置多家研究院的主要目的。

    藍星礦業公司明面上的業績還是虧損。都是投入,幾乎沒有多少產出。而且所有國內的礦區,都完全採取了生態採礦系列措施,再匹配給當地農戶的扶貧、基礎設施改善等。投入比其他礦業公司採礦成本高了至少300%。

    97年度,藍星礦業自有的稀土資源,加之不斷從其他礦區收購的原礦、精礦,概算下來,已佔全國稀土資源的58%(保持去年產銷狀況前提下)。另外,還擁有境外16處稀土礦區,但這些都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今年才能正式開採。

    自不久前,發現了異能可高效挖掘土石方後,馬由便立刻下令終止了礦業公司在全球吞併稀土礦產的行動。這並非是節省大筆購買礦區的費用,而是處於多方面的考慮。

    第一,他不能明面上將稀土資源壟斷,避免因此提前激化和西方國家的矛盾。即使達不到壟斷,一旦擁有礦產數量較多,加之華國的稀土資源礦佔比較大,也會將那些貪婪的目光,引到藍星礦業身上,帶來一些麻煩。

    其二,現階段重點購置國內稀土資源,實則是一種對國內資源的保護。

    稀土礦到了藍星礦業手中,便不會廉價賣原礦、哪怕精礦也不會出售。不過國內剩餘的42%礦產資源,馬由不會干預,可讓稀土市場處於正常銷售狀態。但藍星礦業自有礦產不僅不對外銷售,還在不斷購買市場上供應的礦產,就必然會導致面向西方國家的供應量大幅下降。

    加之兩次技術交易會,馬由已把稀土礦精煉、提純技術擴散出去。國外那些心懷叵測、期望廉價囤積華國流出的稀土礦產,這一世已成黃粱美夢。

    即使因精礦或提純後的稀土價格高昂,但在市場上還保持了一定數量的供應。國外那些礦業公司所擁有的稀土礦,對比之下,也有了較豐厚的利潤,迫使他們再不會像前世那樣,故意珍藏而不開發。拼命消耗華國的資源。

    其實稀土本就是工業味精,用量並不是很大。藍星礦業這一系列措施純屬商業行爲,再次影響下,短時間內市場上稀土只是價格較高,但供應還是有一定保障。但供應方卻分散到全球各地、多家公司。華國的稀土供應壓力就大幅度減少,從而稀土資源就保存下來了。

    這段時間,馬由通過私人衛星,早已探明陸地,以及90%海洋中的各種資源分佈、儲量等情報。陸地上那些暫未被發現的稀土資源,他計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隻身祕密前往,直接將礦產收入次元空間。然後轉移到莫桑比克基地去提純、儲備。

    他將全球陸地上72%的稀土、稀有金屬資源,祕密囤積在自己手中。

    屆時,稀土資源將可能成爲自己手中一個強有力的自保、制衡手段。

    通訊公司通過近兩年的基礎設施建設,再加上有了通訊衛星,通訊信號已覆蓋全國鄉鎮以上行政區域。其實,加上私人衛星的信號覆蓋,凡是在藍星通訊註冊的手機,已能做到全國無死角全覆蓋。僅這一點,就超過了前世20多年後的華國幾家移動運營商。

    這一世相比較,也已遠超華國電信。現在移動通訊尚未從電信分家,他們到去年年底,信號僅有21%的覆蓋率(扣除大西北、大西南高原無人地區後,可覆蓋43%)。

    光纖網絡幹線已鋪設到縣一級。因電腦普及率較低,光纖到戶工程,平均僅完成鋪設住宅區11%,機關單位完成了28%。即使這樣,也是當之無愧全國第一網絡運營商,但距離完成全國全覆蓋,任重而道遠。

    其實,這也是馬由爲了將就使用當前的主流技術。否則直接上6G衛星天網系統,瞬間可全球覆蓋。

    能源公司則完成了滬上近海風力發電站試點項目。藍星集團旗下的所有工廠廠房、辦公樓的光伏發電改造,完成度達59%。已大幅度緩解了藍星集團企業供電問題。

    電池廠也劃歸到能源公司,目前主要供應藍星旗下的電子產品,少量進入市場,也僅滿足華威等戰略伙伴的電池需求,產值共計達280億華幣,利潤有167億華幣。

    ……

    會議最後,由集團財務總監李天佑博士做財務報告,時間原因,也僅僅進行了概述:

    “各位同仁大家好,截止到97年12月25日。藍星旗下英國、華國、弘企業崆三大集團,以及地產、通訊、礦產、能源等營收共計爲4957億米元,稅前利潤爲1286億米元。營收和利潤各項財務指標,都在96年基礎上增長2-3倍……總體看無論是資產優良率、現金流等財務狀況都十分良好。”

    “因有藍星銀行配合,沉澱在公司賬面上的現金極少,大多流動資金在保障生產、經營所需後,進入了理財等金融投資領域,由此產生了290億米元的非生產及經營性收益。”

    馬由一邊聽財務數據,一邊在計算藍星集團和全國各種經濟數據的比較。

    1997年稅前利潤突破千億米元,摺合華幣爲8000餘億。佔全國財政收入總額1.43萬億(前世全國8651.14億華幣)的55.94%,太恐怖了。

    真正的富可敵國。這個數據讓馬由嚇出一身冷汗。

    但轉念一想,完全是自己嚇自己。因在免稅期,不繳納所得稅,也就無需進行利潤覈算和申報。他人無法知曉藍星集團的真正利潤額度。

    其次,這是全球收益總計。真實的財報,其中很大部分不會進入國內的納稅範圍。大頭要流入在那幾個免稅島上註冊的公司手中。

    他非常慶幸,當初創業時,就自學了不少稅收方面的知識。設計了一整套合理避稅的方法。國內他是依法納稅,絕不偷稅漏稅,但因回國初始就貢獻了不少禮物,而獲得了外資企業同等的稅收優惠。幾年內不會暴露自己的利潤值。否則合法但有些不合理,還是會引來紅眼病。

    不過,利潤如此之高,其實還是科研攤銷極低。以後賬務處理還是要重新考慮,雖說自己可以引導所有項目的科研,但可按正常科研成本攤銷。提出來的資金轉移出來。

    當然,無論如何,他不會心安理得將如此豐厚的利潤佔爲己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他計劃來年加大慈善和科研投入、科研扶持。

    比如定點及精準扶貧、教育幫扶、以及與大學進行科研合作,培養科研及高教人才,提升大學和科研機構研發水平。這些都是慈善之舉,否則按他擁有的科技資料庫,藍星旗下的三大研究院,可獨立完成所有的科研活動。

    但僅營業稅、教育附加稅等,以及員工的個人所得稅,國內納稅也有1280億華幣。佔全國財政收入的8.95%。這也是極爲恐怖的數據,是全國30個省(直轄市)平均上繳額度的近3倍。

    若要按上繳財政款項排名,藍星集團肯定算是排名前列,相當於發達省份上繳的財政資金。當然,沒有計算地方稅收及財政部分。

    若按GDP計算,藍星集團的營收,扣除境外收益約3000億米金後,約佔全國1.82萬億米元的10.98%(前世同期僅1.25萬億米元)。這個數據肯定是無法遮掩,只能再微調一下,儘量將營收劃歸到弘崆、境外去。但這又會導致國內納稅額降低,又違揹他的心願。

    不過可與稅務部門商議,合法全額納稅,但統計時切勿按整個集團計算。這樣分散到全國幾十個城市、上百家企業,數字就沒那麼恐怖了。

    即使如此,這個十分驚人的數據,對於最高層是隱藏不了。不過到了這個層面,領導們的眼界和思維,相信都十分高遠。只會讚賞不會有其他副作用

    不管怎樣,還得趕緊外出,去避避風頭。

    馬由和星兒將感應異能全開,做總結髮言。他表彰了管理層和全體員工的辛勤勞作。也宣佈了獎金分配方案,普通員工的獎金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20%。高管們則提高30%,集團副總裁級別另按貢獻度還有重獎。

    但這是獎金額度方案,具體落實到人,已經趨於完善的智能辦公系統,會有對每一個員工的考評。根據這些考評對應發放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