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體壇之重開的蘇神 >337章 噔噔噔~夏訓新技術駕到!(求票票咧~~~)
    會變成只知道埋頭苦練,只知道依靠肌肉記憶去強行學習,但是缺乏主觀能動性理解和輔助。

    對比別人理解透徹再來運用,肯定是事倍功半。

    看到下面連連搖頭,蘇神立刻在小黑板上寫了一串道:

    “傳統的手臂擺動,是由肩部發力,肘關節彎曲,向前後用力,以肩關節用力爲核心,形成前後鐘擺式擺動。”蘇神在原地也做了一個擺臂動作,就是剛剛下面常做的那個。

    “這種擺臂方式,肘關節的角度大概是60~70度,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發現,手臂在向前、向後擺動的過程中,由於受到慣性的作用、習慣以及肩關節結構的影響,將會出現兩個負面限制高點。”蘇神停下來做了一個示範,然後指了指自己的手臂上兩處,繼續說道:“大家看見了沒有,在這兩個高點上,我們手臂的擺動動作,在這裏,這裏,就會有一個短暫的停頓。”

    蘇神讓下面的人自己試了試:“那問題就在這裏了,感覺到了嗎,這兩處負面限制高點,這個停頓動作,將直接影響擺臂的連貫性,連貫性一旦被影響,那麼擺臂速度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從而產生連鎖反應,影響短跑的其他動作環節,最後造成整個連貫性、自然性、協調性的破壞。這樣一來,不影響最終的短跑成績纔怪。”

    “我,我去,好像真的啊。”

    “你這麼一說,還真是有這個感覺啊。”

    “我以前一直以爲是自己的生理關節問題,問了教練,教練也說不是大事,規範就好。原來是這個問題,有兩個負面限制高點,限制了我們的擺臂活動。”

    “我以爲還以爲……本來專業隊的擺臂,就是這個感覺呢。”

    一瞬間,蘇神就點燃了下面的討論。

    有時候就是這樣,只需要拋出一個引子,然後帶領大家朝着那個方向前進,所有人就都會慢慢覺醒,慢慢反應過來。

    就連一些教練員們,也都不知不覺坐了過來,專心聽着蘇神說的這些知識。

    因爲現在在隊內,蘇神就是鎮隊之寶。

    誰還敢說個不字?

    最開始或許被一個少年人這麼“教育”,有點面子上過不去,可是他們最終發現……

    只要自己的“面子上”過去了。

    欸,一切就不同了。

    山好了,水也好了,手上的饅頭也香了。

    學好了這些,對於未來他們去別的地方工作,也是莫大的資本和好處啊。

    想通了這些關節後,現在誰還出來和蘇神在粵省隊內唱對頭戲?

    怕都是拿着小本子,搬着小板凳,生怕自己錯過了蘇神的“前沿運動知識科學講座”。

    ……

    “那麼我們現在來看看,怎麼改善這個情況呢?”蘇神說完,親自在前面做了一個示範,用自己的肩膀爲軸心,而不僅僅是用肩膀發力,以此來擺臂動作。

    並且這動作,怎麼看怎麼像是一個……畫圓圈。

    “小添,你這個肩膀好像是發力了,又像是沒有發力,到底是什麼呢,我有點說不上來。”湖凱也是這個領域的國內精英人士,很快做出了判斷,但是也沒法說得清楚透徹。

    “沒錯,凱哥說得基本到了點子上,但還差點。大家看看,這麼兩種運動方式,首先,肩膀的作用就發生了改變。前面這種是完全用力,用力來帶動肩膀,肘關節彎曲,向前後用力,形成前後鐘擺式擺動。”

    “我現在說的這一種,叫做圓形擺臂。”

    “是以肩關節爲軸,以肘關節80度到60度的夾角向後上擺動。”

    “就是這樣。”蘇神一邊說一邊做着演示道:“然後向後上擺動到上臂與身體約呈現90度夾角時,手臂經後上向前下作一個圓形擺臂動作。”

    “小添,再做一次,我們看看。”趙昊煥等人已經來了興趣,頓時變成了天線寶寶,一人一句再一遍再一遍。

    “看好了啊大家,區別在這裏,首先角度就有了變化,這個圓形擺臂肘關節的夾角約60度到80度,而不是前面那種60~70度。其次是如果你要加大步長和步頻,這個技術動作可以幫助到你,只需要採取前擺時肘關節的角度適當加大即可。”

    “尤其是步幅類型的選手。”蘇神看了看笑着說道:“這是你們的福音,未來如果要增加步幅修改步幅基數,圓形擺臂的擺臂模式,就是你們的首選。這是因爲傳統系擺臂,雖然可以很好兼顧到步頻方面,可是……因爲這種擺臂模式,它不能很好解決擺臂至前後兩個高點時的手臂停頓問題,所以它限制了步幅的提升優勢。”

    “原來是這樣!我說我怎麼修改步幅這麼困難,怎麼都不舒服,反倒是修改步頻就舒服多了,原來問題是在這裏!!!”

    “太坑爹了!太坑爹了!這走了多少冤枉路啊!!!”

    下面一個個“慘嚎”不斷,可見就連這些國內短跑同時代的精英運動員們,也都是這方面的“受害者”,白白耽誤了時間不說,努力也是走錯了方向。

    “當然也可以用這個來更好優化步頻。”蘇神繼續道:“因爲圓形擺臂的動作後襬與前擺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圓周形,等於是有效地解決了擺臂運動中,至前後高點時的停頓問題。解決了這個停頓問題,自然而然就等於是加快了擺臂的擺動頻率,藉此可以優化和提升步頻。”

    “同時因爲圓形擺臂這種運動方式,本身具有最好的擺動慣性,等於把運動慣性也給運用上了,加上其擺動的方向也要求和跑步的方向保持一致,這麼一來,擺臂過程中所產生的貫力就不會產生分力效應。這樣對於提高速度,節約體能,更好利用擺臂的生物力學特性,都是存在着很積極的促進意義。”

    “不過雖然這個圓形擺臂動作雖然好用,優點也很多,可是也有無法忽略的問題。”蘇神道:“這個問題大家必須記清楚了,以免在訓練中出現不可逆轉的傷病,影響成績和訓練。”

    蘇神在小黑板上畫了一個肩關節附近的結構圖,道:“因爲這個技術對於肩膀的負荷很大,整體都需要用肩膀作爲軸心來帶動,所以比單純用肩膀發力,可能要求機能更多。這樣的話,我們平常訓練中一定要同時做的項目就是——————”

    “肩膀附近肌肉的放鬆拉伸牽引,以及肩膀柔韌性的提高,肩膀支撐性的提高,肩膀力量性的提高。肩膀這個部位也稱之爲上半身的‘核心部位’,如果這個地方受傷了,你很可能上半身什麼動作都做不了。”

    “所以,我這裏有一套肩膀訓練、提高、抗阻、靈活性等等訓練,等下會發給大家,大家要記得穿插在日常訓練中,一點一點提高,爲了後面的技術性改進打基礎,做準備。”

    蘇神說完,放下了粉筆,擡頭看着下面一個個“學廢了”的國內精英運動員們,開口問道——

    “都聽懂了嗎?如果沒有學會沒有聽懂,可以再提出來,我會給你們不懂的地方,詳細講清楚。”

    下面一個個,都是感覺腦子被掏空的感覺。

    對於他們來說,要接受這麼深奧的理論知識學習,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倒不是學習能力和智商什麼問題,只是平常他們沒有這個學習理論的習慣,所以突然學習,還一來就這麼深奧,自然會有些“不太適應”。

    對於這種情況,蘇神的辦法是什麼呢?

    不太適應,不太習慣是吧?

    嘿嘿,可以可以。

    那多學學,多背背,多考考,學到你適應,學到你習慣,不就行了嗎?

    衆人:……

    “對了,還是一樣,短時間內背下來,然後我挨個抽查,背不下來的人,就不要學這個新技術了。背完了再說。”

    啊啊啊啊!

    蒼天啊,大地啊,求求你們讓蘇老師做個人吧。

    我們真的討厭“背書”啊。

    “討厭背書是吧?那要不要再多寫一份千字讀後感呢?”

    衆人一聽,蘇神的想法這麼“俄式”,還是趕緊選擇前者。

    開玩笑,背書就背書,又背又寫,那真不是人乾的。

    但是他們不知道,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打磨,他們的運動科學理念和運動相關知識,已經在潛移默化間,超過了國內其餘的運動員一大截。

    想提高,先背書。

    也成爲了“蘇神系”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個時代趣談之一。

    外界的熟知程度,堪比世紀疑問——“蘇神的屁股到底什麼尺寸”。

    並列第一。

    PS:每次寫了技術性提高就要禿頭一大截,哈哈哈哈,笑着流淚啊。

    還要總結傳統系和最新技術的不同,真是太難了,小紫這麼頭禿,大家趕緊來安慰一下小紫受傷又幼小的小心靈吧。嗚嗚嗚。

    今天不行了,榨乾了,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