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海潮西 >第四十五章:大當家(二)
    劉得新等人回到靖海港的時候,已經快到四更天了,劉得新將軍帶上樑永傑徑直去見鄭和。

    在天朝聖使節鄭和的面前,梁永傑百戶將送信的經過重述了一遍,然後告退。

    陳守義竟然盛情款待信使,這有點兒出乎聖使節鄭和的預料。看來,這個陳守義大當家還真的不能小瞧。

    隨後,劉得新將軍開始談此行見聞。他重點談了蓬萊峯形勢之險,萬萬不能強攻。

    鄭和的一雙白眉微微地皺了起來。

    最後,劉得新說出了用奇兵、攀險峯的想法。

    聖使節鄭和肯定了他的這個想法,並且,鄭和說了六個字:“出奇才能制勝。”

    劉得新將軍想了想,隨即告退回營。

    就像將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水中,湖面上必然會泛起一圈兒一圈兒的漣漪。劉得新、梁永傑等人的小瀛洲島之行已經徹底地打亂了匪首們的生活。

    送走了梁永傑等人之後,二島主李華、三島主陳運來回到了聚義大廳。

    見大哥陳守義還在沉思,兩人便上前覆命。陳老大一擺手,示意知道了,然後他吩咐李、陳兩人坐下。

    輕咳了一聲之後,陳守義開始談起鄭和的這封信:“二弟,三弟,今天,鄭和派了個百戶送來一封信,想讓我們接受大明朝廷的招安。

    信中說朝廷可以赦免我們在中原犯下的罪行,而且許願封官。

    我們都知道,鄭和在大明朝廷裏無比尊貴,他既然許諾赦免我們,就一定能夠說動皇上赦免我們,這一點我姑且不懷疑。

    但這件事太大了,牽扯到兩萬人的生死,所以,我沒有立即答覆。而是讓梁永傑轉告鄭和,半月之內,聽我的迴音。

    剛纔二弟、三弟也在,都看到了,聽到了。

    不是我猶豫多疑,而是這個決定必須要深思熟慮。

    錯的代價是我們的腦袋!

    不能莽撞,絕不能莽撞馬虎!

    一個不慎,那我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說到最後的時候,陳守義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陳守義站了起來,將鄭和的來信信手丟給了李華,然後在大廳內來回踱步。

    這是大當家陳守義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李華、陳運來都知道大哥正在思考大事,於是,兩個人都一聲不響地看着大哥在大廳裏走來走去。

    陳守義的腳步越走越慢,終於變成了一步三搖,他慢慢地說道:“我反覆思慮,還是沒有琢磨得十分透徹明白。

    如今,我們似乎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第一條路是和。接受招安,我們回中原當個小官或者做個安分守己的老百姓。

    朝廷答應赦免我們,這方面我們可以先不考慮。可中原的武林中人會放過我們嗎?

    少林寺寺規戒律森嚴,千百年來違規犯戒者必受嚴懲。如果少林寺放過了陳守義,那麼,千年戒規將立刻形同虛設。少林掌門無爲大師萬萬不會答應!

    少林徒衆遍佈海內,無嗔大師嫉惡如仇,江湖上人稱無所不嗔。即使我躲到了天邊,他知道後,也會立刻趕來。

    仔細想想,招安這條路,似乎是行不通。大明皇帝朱瞻基是否赦免我們,好像實際意義並不大。”

    說完這番話之時,陳守義正好站在了大廳正中央。他用探詢的目光看了看李華和陳運來,李、陳二人沒人應聲。

    大當家陳守義搖了搖頭,繼續慢慢向李華和陳運來走了過來。

    又轉了兩個圈子之後,陳守義的聲音又在大廳中清楚地響起:“第二條路是戰。

    鄭和在信中並沒有提及如果我們不接受招安,那結果會怎麼樣。但我認爲,事情是明擺着的,鄭和一定是與榜葛刺國王結盟了。下一步,他們肯定會聯手對付我們。

    若不然,他下他的西洋,我做我的海盜,我們與他井水不犯河水,他派人來招什麼安?

    由此可見,梁永傑今日之來,是鄭和的策略,這是明明白白的先禮後兵。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接受招安,那麼,鄭和就會舉兵來攻島。

    鄭和與我們之間將會有一場血戰!

    梁永傑剛纔說了,大明水師有五萬餘人,猛將五十餘員,全都是驕兵悍將。並且,大明遠洋水師必定裝備有火炮、火槍等火器。

    這些火器我雖然未曾親見,但聽人傳說‘此物一發,神魔俱滅。’而大明水師的統帥鄭和又久經戰陣,是大明皇家第一高手,據說功力之高,還在少林無嗔大師之上。

    我們小瀛洲島上無人是他的對手。

    若戰,我等必定凶多吉少。”

    說到此處之際,陳守義站在了大廳的另一端。他遠遠地看了一眼李華和陳運來,李、陳二人仍然在沉默。

    陳守義慢慢向李華和陳運來走過來,走到了李、陳兩人面前,隨即轉身,慢慢地繼續向前走去。

    陳守義在繼續說下去,但他的聲音之中似乎已經有了一絲無奈:“第三條路便是逃。

    如今,和難成,戰必危,所以,我們只有逃。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我們兄弟已經從中原出來十萬裏了,難道還怕再走遠一點兒嗎?何況鄭和也不會久居榜葛刺,他還要繼續下西洋。

    鄭和走了之後,我們還可以捲土重來,再圖大事。

    可離開小瀛洲島之後,我們便又成了喪家之犬。所以,必須要先安排好退路。

    要不然,近兩萬人飄蕩在大海上,腳下無根,要喫要喝,這可是半點兒也馬虎不得的大事!

    真要是到時候缺喫少喝,那人就散了,我們的一番心血便又白費了。

    所以,我很難下定決心。

    前些日子,我派過海龍王飛出去打探大明水師的情況,可是過海龍一去不回。

    前兩天,有朋友給我傳來了消息,鄭和船隊已經來到了榜葛刺。

    我本來正在盤算,如果鄭和兵少,我們能不能打打寶船的主意,沒料到鄭和倒先派人來了。

    二弟,三弟,你們看,事到如今,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說完話的時候,陳守義正好站在了李華和陳運來的面前,不再轉了。

    李華看向陳運來,見陳運來正在看過來。

    二島主李華本來就是個沒主意的人,他忽閃着無神的大眼睛向大廳四面看了三圈,還是沒主意。

    最後,李華只能硬着頭皮實話實說:“大哥,這麼多年了,我鞍前馬後跟着您,您最知道我,我一向總是沒主意。

    這些年,無論什麼事情,從來都是您決定怎麼辦,我就怎麼幹。

    這次也一樣,您拿主意,我辦事情。”

    說完話,李華心虛地看了一眼大哥陳守義,見大哥正目光炯炯地看着三弟陳運來。

    陳運來今年剛好四十歲,他是武當派的叛逆,一直都在躲避武當門人的追殺,這一點與陳守義倒是同病相憐。

    此人工於心計,向來鬼主意極多,只要他的眼珠轉了三圈兒,那麼,一個壞主意就已經產生了。

    本來,此時陳運來正在琢磨鄭和的來信,見大哥目不轉睛地看着自己。於是,陳運來翻了翻白眼珠兒,一個鬼主意立刻就誕生了:“大哥,衆人拾柴火焰高呀!

    如果,您把島上的頭領們都召集過來,大家一起想辦法,拿主意,那不是更好嗎?”

    陳守義眼睛一亮,誇讚道:“好!到底還是三弟有想法,有見識。

    那好,今晚便召集所有的頭領們來聚義廳議事。”

    大當家陳守義隨即就吩咐李華:“二弟,你馬上就去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