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從靖康開始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全盤答應學子
    眼看趙桓沒有了自己剛進來時候的暴怒。

    李綱才硬着頭皮說出了太學入學考試的事情。

    李清照,王太妃,陳卓等人一走,太學的審題考官,都跟着他們走了。

    作爲主考官的李綱,甚至都不知道入學考試各流程的負責人具體是如何接洽和部署細節的。

    太學入學考試,還要出亂子。

    果然。

    聽李綱說完太學入學考試的以後。

    趙桓的臉,頓時比外面的黑夜還黑。

    恩科是他提議的,被朱璉一張嘴,滅了集英殿參加殿試的所有準進士。

    滅了就滅了。

    一科幾百的進士,大部分優秀者都會通過太學招考。

    兩科優勝者重疊,選太學者乃是絕大部分。

    趙桓還不是很在意,畢竟他是太學山長,以後有大把時間在太太學中培養自己的班底。

    這比恩科一面之緣,然後派去吏部考試任職那種關係,要親密的多。

    唯一的遺憾就是失去了李綱鉗制李敬。

    可李綱那個混蛋居然還說什麼太學生考試會出問題。

    批閱試卷的大部分考官都走了,按時張榜就不可能了。

    儘管試題還在皇宮,然而李清照,陳卓,王太妃三人構建的太學考試秩序,李綱也不知道會不會出問題。

    這不是丟趙桓的臉嗎?

    爲了慶賀自己迴歸大宋,特意開的恩科,一談湖塗以後,科舉成了絕響。

    如今天下人從士子口中已經得知了其中原委。

    知道了太后,靖王等人負氣出走。

    太學生招考再出問題。

    天下人如何看自己這個君王?

    自己豈不是丟盡了所有顏面,成了比肩父皇的一代昏君?

    “上皇,微臣一直忌憚李敬在朝中網絡黨羽,用各種經濟手段拉攏朝臣,卻從來沒想過,這些朝臣居然敢爲了一個胡言亂語的學子殿試答辯?站隊李敬,把..........”

    “不要再說了!”

    在趙桓看來,李綱所有的解釋,都不能掩飾看錯局勢的失誤。

    如非李綱從玉門關見面開始,就強勢的誤導,讓趙桓以爲李敬受幾大欽命軍平衡勢力,在朝中影響不過如此。

    他也絕不敢如此對待李敬。

    朱璉下令殺人也好,追逐李敬也好,是爲了幫自己穩住李敬,穩住大宋江山。

    要是自己連汴梁這些學子都穩不住。

    臨安做教習的趙佶,還不知道怎麼嘲笑自己,消息傳到金國,完顏宗翰說不定會大呼上當,高估了自己的這個飯桶皇帝。

    “李相,你現在,立刻,把所有剩下的,沒走的太學考試負責人召集起來,讓人連夜過一遍考試的各種細節,倘若太學考試再次出錯,朕不僅要罷你的官,還要削你的爵位!”

    都說伴君如伴虎。

    李綱官場沉浮這麼多年,就是在趙桓手上,也不是第一次被嫡貶。

    郡王爵位,在李綱看來,是大宋朝對他東京保衛戰,城牆血戰的褒獎,也是對他不屈於金人威嚇,力爭主戰的認可。

    ….不管是朱璉在集英殿認定自己主考有錯,還是自己主動辭官,都是爲趙桓背鍋。

    這個鍋背的被削爵位。

    此刻的李綱,心裏拔涼。

    他有些明白,爲什麼朝臣們都願意跟朱璉走了。

    比起護着李敬,善待朝中功勳的朱璉,趙桓此刻的嘴臉是那麼讓人心寒。

    利用趙桓的旨意。

    李綱把剩下的禁軍,各部參與考試的官員,還有太學在東京的人都召集到皇宮。

    連夜重新覈對方案。

    做好了等太學考試完成,立刻把湖名後的考卷以及滯留京城的所有考官一起,船運登州。

    趙桓和李綱萬萬沒想到。

    樹欲靜,而風不止。

    經歷了一夜的苦熬,大學生入學考試還是出事了。

    大宋科舉的試題擋住了真正的貧民子弟,所謂的寒門,也大多是沒落的貴族,從開國到靖康,靖寧都沒有太多改變。

    一直是大宋權貴,官員,士紳子弟的逐鹿的考場,這些學子耳聰目名,不都在閉門造車。

    他們的家族,好些是大宋整改的收益者。

    家中即便沒有人中舉,也能通過迎合民意,爲百姓行善,督導地方官行政,爲朝廷諫言建策。

    尤其是雜學盛行的當下,學子們除了對經義,詩詞有所理解,會寫策論,還得盯着復興報和復興報上推薦的書籍。

    就連衆多官員一路追逐李敬和朱璉去登州,他們也知道。

    其中不乏清醒者,很清楚大宋能有今日之繁華,乃是李敬一力導致,朱璉有容人之量,趙桓沒有。

    兩千多名學子,在考場門口號召所有考生罷考。

    理由有三,

    其一,科舉主考的李綱,被太后認定對主考科舉的事情負責,他就不配作爲太學山長。

    其二,反對杯酒釋兵權,沒有強悍宋軍護衛的大宋朝,就是一隻爲異族養肥的豬,大宋文華鼎盛,花團錦簇,需要精兵勐將安定四海,才能護以周全。

    其三,大宋在靖康之後,從政治改良到政治改革,形成了以民代會議爲核心的朝政格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宋開歷史倒車,回到垂拱而治的格局中。

    “換主考,重賞功勳武將,反對杯酒釋兵權,延續政治改革,反對垂拱而治!”

    “換主考,重賞功勳武將,反對杯酒釋兵權,延續政治改革,反對垂拱而治!”

    大宋的太學生,歷來是天子門生。

    準官員。

    在太學舒張自己的政治主張,每個太學生或多或少都會。

    太學學生在國家變革之際,發出自己聲音彷彿是大宋傳統。

    考生們在皇宮門口喊的熱血沸騰,聲嘶力竭。

    原本一些入場的考生,聽見門口這麼多考生彙集罷考。

    回想起朱璉在集英殿公開認定李綱主考有錯。

    更加擔心太后和趙桓爭權。

    自己捲入站隊,一個個交頭接耳,原本進宮的紛紛躊躇的退了出來。

    ….看着皇宮門口混亂和人聲鼎沸。

    熬了一夜,熬紅了雙眼的李綱,眼睛更紅了。

    想當初,靖康之前的太學生表述願景,都是除六賊,支持自己主張的。

    如今一個個羣情激奮的喊着要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