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173章 帶路黨計劃
    豐臣秀吉於慶長三年(1598年)八月十八日(9月18日)在伏見城病死,繼承人是不到六歲的豐臣秀賴,這時候繼續維持朝鮮的戰爭顯然不合適,所以豐臣家立即將出兵朝鮮的將兵調回國內。

    而豐臣秀吉離世前仍然不忘政治手段,要求“五大老”和“五奉行”交換狀書,使他們效忠於豐臣家。這其中,五大老爲當時實力最大的五個大名,即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後來又增加了上杉景勝。

    豐臣秀吉這麼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合議制度來抑制德川家康的擡頭,以確保豐臣政權可以代代相傳。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由於二號人物前田利家的突然去世,導致德川家康無所制約而多次違反盟約,從而使“五大老”變得有名無實。另外的一項政治手段,則是豐臣秀吉在死前提及德川家康孫女千姬與豐臣秀賴結婚的事宜,這也是爲了達到拉攏德川氏的目的。

    當然,事情後來出現了很多變化,但那大多都是日本舊有體制殘餘,加上繼承人豐臣秀賴年紀太小,“主少國疑”所導致。總的來說,豐臣秀吉偏愛使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是確鑿無疑的。

    求助下,可以像偷菜一樣的偷書票了,快來偷好友的書票投給我的書吧。

    既然如此,高務實覺得自己稍微“投資”一下島津家並不會過於刺激豐臣秀吉,至少不會導致豐臣秀吉改變他的主要戰略立場,引發不可預知的變化。

    不過高務實覺得這筆投資非常有必要把控力度,以免島津家真的覺得自己能夠挑戰豐臣秀吉,再次發動一場反叛,那就可能把他高某人也牽連進去。他雖然不怕豐臣秀吉找他的麻煩,但萬一豐臣秀吉把貿易中斷了的話,他也不好向勳貴們交待。

    島津家現在比較膨脹,哪怕被豐臣秀吉教訓了一頓,他們也沒有被打掉心氣,所以對他們的支持力度不能太大。

    三池港一戰規模很小,小到在見慣了大世面的高務實看來甚至算不上一場仗,頂多也就是一起武裝衝突罷了。不過這場仗對島津家的刺激可能不小,至少肯定是引起了島津義弘的高度關注,由此纔有了島津家希望購買軍火的提議。

    島津義弘一直是島津家的好戰派,當然他的水平也還是值得肯定的,比如木崎原合戰這場島津義弘的成名戰,就是他以寡凌衆,擊敗十倍於己的大軍而告終。

    此戰作爲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被與織田信長的桶狹間之戰相提並論,被稱爲“九州的桶狹間”。島津義弘亦因此戰而名震九州,跨入了戰國名將的行列。

    而在原歷史上,他在朝鮮戰場的表現也堪稱優秀,明軍在朝鮮最大的一場敗仗“泗州之戰”,就是靠着島津義弘的完美髮揮打出來的。

    不過這一條也讓高務實特別忌諱,萬一自己加強了島津家的實力之後,這股力量又和原先的歷史一樣被豐臣秀吉忽悠去了朝鮮,島津義弘會不會打出比歷史上更大的戰果來?要知道,他在朝鮮的戰果越大,就意味着大明的損失越大。

    雖然後世有句話,說不敢把武器賣給敵國的軍火商不是合格的軍火商,但高務實又不是把自己定位爲一個軍火商的,這種資敵的行爲在他眼裏是極大的罪過。

    他思來想去,覺得如果要扶持島津家作爲帶路黨,首先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能確保島津家是可以控制的,至少也得是可以制約的。

    這就有點麻煩。島津家怎麼說也有萬餘精兵,在不可能將主要戰力投放去日本的當下,高務實感覺自己要壓制他們也頗爲困難。

    三池港一戰雖然京華打出了“一比五取勝”的戰績,但賬不是這麼簡單的算數字。當時三池港參戰的武裝家丁雖然只有一百多人,可是那並沒有把港口海船上的火炮力量算進去,而事實上島津家那五百來人的潰敗,正是因爲捱了一通從未見過的強大艦炮轟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