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07章 審視(上)
    朱翊鈞最終的決斷仍是讓李如松回鎮遼東,這一點不算太出乎高務實預料之外,但確實也不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結果。

    對於李如松這個人,整體而言高務實是持正面態度的。不過,這個正面主要是由於他相比於乃父更加單純。

    李如松是典型的傳統武將,而且是那種皇帝指哪他打哪的武將,本身的統兵才能也足稱名將之選。作爲一把刀而言,李如松肯定是合格的,甚至堪稱寶刀。

    不過這並不代表高務實就認爲李如松是此時遼帥的最佳人選。李如松的身份對於他出任遼帥而言,既有加分,又有扣分。

    加分項很明顯,他自小在遼東長大,少時便跟隨李成梁在遼東征戰,完全熟悉遼東各個方面的情況。而他身爲李成梁的長子,自來被李家軍當做少帥看待,李成梁手底下的將領們有一個算一個,對他也都服氣,弟弟們也沒有哪一個敢在他這個大哥面前不老實。

    從這些角度來說,讓李如松去接替李成梁,幾乎可以讓遼東換帥一事不起任何波瀾,就如初春的細雨取代冬雪一般自然而然。

    另外就像朱翊鈞剛纔自己提到的那樣,李如松去接替李成梁,旁人就不可能說他這個皇帝刻薄寡恩——你李成梁大敗虧輸到這般地步,我仍然讓你以寧遠伯回京安養。你卸任的遼東總兵一職,我還交給了你的合法繼承人去接任。試問我對你們李家的恩寵和信賴,難道不是無以復加嗎?

    但這些都只是從好的一方面來看,事實上李如松接替李成梁爲遼帥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首先,李如松再怎麼說也是李成梁的長子,即便他本人既敢死戰也不貪財,可是他手底下的人依舊是李成梁帶出來的那批人。這批人對他李如松固然服氣,可同樣的,李如松也不可能一點面子都不給他們留。

    該讓他們發財的時候,李如松也必然無法做到讓他們兩袖清風;他們出了什麼問題,該保護他們的時候,李如松也不可能拉下臉來說老子沒有你們這樣的屬下。

    屁股始終是會決定腦袋的。李如松做遼帥大抵會比現在的李成梁靠得住,但指望李如松能革除舊弊,徹底把遼東軍洗刷一新,那就未免太爲難人家了。換了誰面對自己麾下一堆的叔叔伯伯們,也拉不下臉去喊打喊殺啊。

    其次,李如松本人的性格過於剛強。李成梁這人在後世的評價當中,有一句叫做“能勇能怯”。其中左所之戰、盤山驛之戰、卓山之戰、平虜堡之戰、紅土城之戰、養善木之戰、鴨兒匱之戰、雕背山之戰、遼河之戰、阿州之戰、撫順之戰、瀋陽之戰、開原之戰、襖郎兔之戰、曹子谷之戰、古勒寨之戰……毫無疑問,次次都是能勇。

    這也成爲了李家軍的傳統,早幾年的時候,包括李成梁本人在內(當時他以年逾六十),作戰之時帶頭衝鋒的。

    李如松就不必說了,這位兄臺比他老爹還狠,一貫都是親自衝殺。其歷史上在朝鮮碧蹄館一役之中,光是騎乘的戰馬就當場戰死了三匹,兇猛程度可見一斑。

    但李成梁的“能畏”,李如松卻沒有學到。

    何爲“能畏”?比如說,朱翊鈞當時封李成梁爲寧遠伯,李成梁就連疏請辭;此次李成梁戰敗,他也第一時間上疏請罰。更比如說當初高務實去遼東,李成梁明明被打壓得怒火中燒,依然選擇打落牙齒和血吞,絕不正面與高務實鬥狠,這就是“能畏”。

    此處的“能畏”,不是膽小怕事,而是會做人,更會做官。

    皇帝封李成梁爲寧遠伯,那是他的功勞已經足夠了,但他連番請辭,這是“居功不自負”;此番戰敗,他頭一個自己上疏請罰,這是“敢於擔責,不諱言敗”;昔日不與高務實正面相爭,那是審時度勢,隱忍堅毅。

    不論李成梁做這些事的出發點是怎樣,但從他表現出來的舉動看,至少誰都不好說他自己作死。

    然而李如松就沒學到這些,他太剛直了。剛直對於武將而言本來是個好詞,但正所謂過剛易折,慧極必傷,強極則辱,情深不壽——過於剛直,就容易惹麻煩、受重挫。

    原歷史上,李如松所受到的重挫,正是在他光芒萬丈的朝鮮之戰後,在一次針對蒙古人的“搗巢”作戰中遇伏戰死。史載:“(李)如松率輕騎遠出搗巢,中伏力戰而死。”

    從《明史》的這句簡略記載來看,李如松死得比較意外:率領少量精銳騎兵深入虜境,結果中伏戰死了。

    原先高務實也以爲,李如松的死,主要是死於他自己輕敵,雖然非常可惜,但沒有辦法。

    然而當高務實來到大明這麼多年,又深刻的插手政治,玩弄過無數陰謀之後,他意識到原歷史上李如松的死並沒有那麼簡單。

    李如松在朝鮮戰爭的第一階段表現可謂光彩奪目,其僅以四萬兵馬入朝而連戰連捷,先後攻克平壤、收復開城,並迫使陷入困境的日軍撤出了漢城。在短短不到百餘日內,便光復了朝鮮三都。也徹底讓當時的日本領教了大明的真正實力,破滅了豐臣秀吉一舉攻入大明的幻想。

    之後因爲中日雙方軍傾向於通過議和結束戰爭,李如松凱旋班師,加封爲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至此,戰爭告一段落。

    但是事情其實還沒有完。幾年之後,議和破裂。萬曆二十五年,日軍再度捲土重來、渡海進犯,如同上一回的翻版一樣,日軍兵鋒再度直指王京漢城,朝鮮又一次告急。

    這一次,大明反應迅速,再次應邀派兵支援,並任命麻貴爲主將,坐鎮漢城。在南原、全州紛紛陷落,日軍緊逼漢城外圍的不利局勢下,發動了稷山之戰,穩住了局勢。

    而後,越來越多的明軍援軍開赴朝鮮,日軍便由戰略進攻轉爲了戰略防守,回守沿海構築的堅固倭城,直到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日軍於11月陸續渡海撤軍回國,戰爭徹底宣告結束。

    但是問題來了:這個第二階段的援朝戰爭,也就是麻貴掛帥的這一次,既然上一次李如松表現優異,那麼這一回爲何不讓李如松再次掛帥出征,而千里迢迢把麻貴調過來?

    麻貴當然也是當世名將,可此時此刻的李如松又在幹什麼,他爲什麼沒去呢?

    事實是,李如松是在萬曆二十五年冬補了遼東總兵的缺位,回到了其父李成梁坐鎮多年、根深蒂固的遼東。

    高務實不得不仔細審視這個時間點,此時剛好是第二階段援朝戰爭爆發之後有一段時間了。具體來說,是在稷山之戰後,此時明軍已基本穩住了戰線,迫使日軍收縮防線、轉爲戰略防禦。而明軍則在援軍陸續抵達後開始轉爲戰略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