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 第207章 審視(下)
    爲什麼?

    爲什麼在李如松死前四個月時,李如柏會“因病”從寧夏總兵辭職?爲什麼楊元也已即將處斬?爲什麼朝廷當時推薦了三個人選爲新的遼東總兵,最終還是李如松去遼東赴任?

    史書原文是“廷推者三,中旨特用如松”,可見此時的朱翊鈞依舊看重李如松,在他於朝鮮建功之後,準他迴歸遼東。

    但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爲李如松的爵位後來傳給了其長子李世忠,但李世忠不久就死了,也沒有兒子。本應接着嗣位的次子李顯忠,卻很神奇的遲遲沒有得到封爵。明史記載“世忠未久卒,無子。弟顯忠由蔭歷遼東副總兵,當嗣爵,朝臣方惡李氏,無爲言者。”

    這裏透露出了一個信息:李顯忠沒能嗣爵是因爲“朝臣方惡李氏”。

    朝臣爲什麼“惡李氏”?最大的可能就是李家軍事集團過於強大,朝臣之中有不少人視之爲嚴重的統治威脅,“李氏兵權太盛……跋扈尤甚。不早爲計,恐生他變。”

    跋扈,這個詞在這道奏疏之中明指的是李如柏,但暗指的恐怕並不是他。因爲在李氏五虎之中,真正稱得上跋扈的,恰恰是作爲當世名將的李成梁長子——李如松!

    後世謂李如松,大多贊其寧夏、朝鮮兩戰之風采卓絕,卻很少言及他的個性和爲人處世風格,但事實上他最終的悲劇恐怕正是出在爲人之上。

    高務實前世時,對李如松的瞭解來自於關注李成梁,而對李成梁的興趣,則來自於1902年章太炎在日本發表的《宣言書》,其中有一段爲:“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願吾閩人,毋忘鄭成功;願吾越人,毋忘張煌言;願吾桂人,毋忘瞿式耜;願吾楚人,毋忘何騰蛟;願吾遼人,毋忘李成梁。”

    高務實讀史至此,開始去找李成梁的資料來看,然後又注意到李如松,甚至通讀了《明史·李如松傳》。如今他穿越來大明已經二十餘年,結合此刻對大明的瞭解,回想《李如松傳》才知道,李如松之死其實在明史之中已經寫出了理由。推薦閱讀//

    且看《明史·李如松傳》是怎麼寫他的:

    “如松,字子茂,成梁長子。以父蔭爲都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衛。驍果敢戰,少從父,諳兵機。再遷署都督僉事,爲神機營右副將。”

    這一段沒什麼特別,大抵就是記錄了一位名將之子蔭官升官的歷史,雖然評價他“驍果敢戰”、“諳兵機”,但恐怕大多是事後諸葛亮。

    因爲在這個時間段裏,李如松一開始是李成梁的“勳衛”,是否“驍果敢戰”、“諳兵機”,恐怕朝廷根本搞不清;而此後升官就去了神機營任右副將,神機營是京營三大營之一,根本沒仗打,李如松也不可能撈到什麼戰功,他去神機營唯一的用處的就是混資歷。

    不過,當這一段之後,記載就開始比較細節化了:“萬曆十一年,出爲山西總兵官。給事中黃道瞻等數言如松父子不當並居重鎮。大學士申時行請保全之,乃召僉書右府。尋提督京城巡捕。給事中邵庶嘗劾如松及其弟副總兵如柏不法,且請稍抑,以全終始。不納。”

    這一段說的情況就開始有點意思了,首先是李如松從神機營右副將直升山西總兵!要知道,這一年的李如松年僅三十四歲,且在此之前並無顯赫戰功。

    三十四歲混到總兵本身就比較罕見了,但有還是有的,比如戚繼光、麻貴之類,然而他們升總兵靠的是明確戰功,而絕非單純恩蔭。李如松在那之前沒什麼值得一提的功勞,卻一步到位做了總兵,而且還是九邊之一的山西鎮總兵,這當然很驚人。

    於是就有彈劾上門,也有相對溫和一點的,勸皇帝說至少“如松父子不當並居重鎮”。也就是是不能李成梁鎮遼東、李如松鎮山西——這一左一右、一東一西,父子二人手握雄兵把京師夾在中間,倘若有個什麼萬一,試問如何是好?

    但是申時行出來力保了,於是皇帝先加李如松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然後提督京師巡捕——那就別在山西了,還是召回京吧。

    然而依舊有人不放心,又彈劾李如松、李如柏不法,請皇帝“稍抑,以全終始”。然而這一次皇帝的態度很明確:不納,也就是不聽。

    你們覺得他父子兵權太盛,朕現在收了李如松的兵權調回京師,你們怎麼還揪着不放?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開始出事了:“十五年,復以總兵官鎮宣府。巡撫許守謙閱操,如松引坐與並。參政王學書卻之,語不相下,幾攘臂。巡按御史王之棟因劾如松驕橫,並詆學書,帝爲兩奪其俸。”

    衆所周知,大明重文輕武,李如松作爲總兵,卻和巡撫排排坐,這實際上是非常不禮貌、也不守規矩的,但奇怪的是這次王御史的彈劾效果卻很差勁,甚至反而被扣俸祿了。

    但這事顯然沒完,文官的面子豈能被無視?於是“已覆被論,給事中葉初春請改調之,乃命與山西李迎恩更鎮。其後,軍政拾遺,給事中閱視,數遭論劾。帝終眷之,不爲動,召僉書中府。”

    看吧,果然李如松就開始被各種彈劾,以至於皇帝也不得不讓他和山西總兵李迎恩互換位置。甚至在軍政拾遺(即科道考察文武官員)中,李如松也數次被拿出來當做典型批評。

    可惜奈何,皇帝要保他,誰來都彈不動。文官們搞了老半天,朱翊鈞又召李如松回京師爲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這是再次保護了起來。

    恩寵還沒完,接下來“(萬曆)二十年,哱拜反寧夏,御史梅國楨薦如松大將才,其弟如梅、如樟並年少英傑,宜令討賊。乃命如松爲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即以國楨監之。武臣有提督,自如松始也。已命盡統遼東、宣府、大同、山西諸道援軍。”

    這就厲害了,李如松成爲了有明一朝歷史上第一位加了提督銜的武將![注:本書中不曾出現。]

    然而意外發生了,“……六月抵寧夏。如松以權任既重,不欲受總督制,事輒專行。兵科許弘綱等以爲非制,尚書石星亦言如松敕書受督臣節度,不得自專,帝乃下詔申飭。”

    這段說的是李如松的跋扈性子到了寧夏還是沒收住,居然“不欲受總督制,事輒專行”——不聽總督調遣,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這還是大明朝的武將?別說立刻被彈劾、被兵部指着,甚至連一直保他的皇帝,都忍不住下詔書來指責了。此戰後續倒是不必細說,總之打贏了,大家一起加官晉爵。

    然後就到了援朝之戰,“會朝鮮倭患棘,詔如松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諸軍,剋期東征。弟如柏、如梅並率師援剿。如松新立功,氣益驕,與經略宋應昌不相下。故事,大帥初見督師,甲冑庭謁,出易冠帶,始加禮貌。如松用監司謁督撫儀,素服側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