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59章 火中取栗(十三)攻心
    高務實聽得哈哈一笑,半開玩笑地道:“這就打碎你的歷史觀了?我這都還沒提到‘華夏’那強大同化能力的根源呢。”

    劉馨皺眉道:“我一直認爲來源於秦始皇,認爲是他把‘大一統’深深植入中國人骨髓之中的……看你現在的意思,是說這個來源還要繼續往前推?”

    “沒錯,是要繼續往前推。你想,秦始皇能夠大一統,本身也是需要思想基礎的,對吧?你不能要求秦始皇憑空就有一個‘統一’的想法出現在腦子裏,因爲你既然說‘統一’,那就意味着原本就已經有了這麼一個整體的框架,只是這個框架比較散亂,沒有真正組合過,所以把這個大拼盤全部組合完成才叫‘統一’,對吧?”

    “哦……這話好像很有道理,就像繪製中國地圖,我肯定得先把全國框架畫好,接下來纔好畫各個省份。”

    “很好,你贊同了這個基本觀念,後面就好解釋了。”高務實認真地道:“關於‘華夏’這兩個字——我是說並稱,其最早出現在《尚書》中。華夏是什麼意思呢?後世有人解釋:‘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但其實‘華夏’最初沒有那麼高端大氣上檔次,它實際上指的就是周王朝、周政權。也就是說,當時東亞核心區域的各國把周當作精神符號,用‘華夏’這張大網,把彼此網羅進去。

    網羅完成之後,被網進去的羣體都是‘我族’,是‘華夏’。網之外的羣體那自然就是‘非我族類’了,網中的‘我族’還給他們起了許多難聽的名字,如蠻、夷、戎、狄、胡等等。東方各國,不僅通過‘華夏’概念強化彼此關係,而且把‘內華夏,外夷狄’落實在行動上——比如說強調對周天子的尊奉。

    你回憶一下,我們看春秋的歷史,是不是各路諸侯出去打仗,都會打着周天子的旗號,打仗之後還希望獲得周天子的認可與褒獎?這就是所謂的‘尊王攘夷’了。

    另外,東方各國還修建了長城,在北方打造了一個清晰可見的華夏邊緣,藉此更好地保護南方資源。而再看被排除在‘華夏’之外的那些‘蠻夷戎狄’,他們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最初的‘華夏’和‘蠻夷戎狄’本質上並沒有多大區別,畢竟連周王室都是在與西戎混雜的地界中崛起的。但東方諸侯國卻開始反覆強調‘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修築長城,把周邊部族在地域上隔絕開。

    這既明確了華夏的邊界,反過來也讓北方、西方的遊牧部族產生強烈的自我認知。他們意識到,長城另一邊的族羣與自己不同,自己是被對方排斥的。如此一來,就更加速了長城以北人羣的全面遊牧化。

    在春秋戰國時期,‘華夏’與‘非華夏’之間,既出現概念邊界,也出現地理邊界。‘邊’既然出現了,華夏這個‘圓’也就出現了。

    不過,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夏無非就是中原一帶,也就是今天以河南爲中心的一圈。華夏這個圓是如何不斷擴大的呢?其實華夏的邊緣有兩次重大調整。

    第一次是春秋戰國時期,其代表性的調整是吳、越、楚、秦的加入;第二次是在漢代,華夏邊緣被拓展到古代中國的極限。

    我先說春秋戰國時期,華夏邊緣的第一次重大調整。吳、越位於中原的東南方,楚在南方,秦在西方,這些地域原本不屬於最早的‘華夏’,如何能加入華夏、爲何加入了華夏呢?這就要說到一個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塑造‘歷史記憶’。具體來說,就是尋找一個‘華夏祖先傳說’。

    比如吳國,它爲了加入華夏大家庭,杜撰了‘太伯奔吳’的傳說。這個故事大致內容是,周人先祖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小兒子季歷。周太王發現,小兒子季歷之子姬昌聰明早慧,太王十分喜愛,想傳位給姬昌。但根據傳統,應該是長子太伯繼位。

    太伯得知此事後,和二弟仲雍藉着爲父採藥的機會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一帶。太伯斷髮文身,以示與華夏斷絕,此後自創基業,建立了吳國——你看,這個傳說一出,‘我吳國’就成了根紅苗正的‘華夏族裔’了,這種辦法就是塑造歷史記憶。

    吳國那麼想加入華夏大家庭,是因爲面對現實的威脅,那就是與自己國土接壤的楚國。楚國在中原這些諸侯國看來,一直以來就是‘南蠻之地’,所以吳國覺得如果自己能加入華夏,那就是有了幫手啊。

    在吳楚戰爭中,吳國打敗了楚國,並北上與中原諸侯們的老大哥晉國國君會盟。這是吳國的高光時刻,也是亡國的導火索——越國趁着吳王夫差北上,迅速包圍了吳國國都,並滅了吳國。但是很有意思的是,緊接着越王夫差也北上會盟去了。

    會盟的意義何在啊?真是吳、越兩國認爲自己厲害了,能稱霸諸侯,當華夏的‘長子’嗎?顯然不是,他們只是希望北方的‘華夏同盟’認可他們成爲新成員。而自此吳越大地,也就正式加入了華夏大家庭。

    和吳國一樣,越國自稱是夏王子少康的後代,西北的秦國與南方楚國,其王室都自稱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後代。塑造這些歷史,並不是他們喫飽了閒得慌,根本上來說都是爲了加入華夏大家庭——畢竟擱誰也不想被稱爲蠻夷之地,對吧?

    在西周時,還只是給周王室養馬的秦國,最終統一的六國,華夏文明第一次形成了大一統的政治實體。但是很可惜,秦朝亡得太快,沒能繼續爲華夏開疆擴土。而這個歷史重任,也就交到了繼承秦朝的漢朝手裏。

    漢朝是古代華夏邊緣的第二次重大調整。直到宋朝,乃至我朝(高務實這裏指明朝)時期,古代中國人對華夏的想象,仍然是漢代打造的那個版本——頂多是2.0或者3.0,升級了一點或者加強了一點,但大致上沒有太多變化。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在想象華夏的時候,會用‘蠻夷戎狄’給華夏畫出一個邊界,漢代人是怎麼想象華夏的呢?在漢代人的觀念裏,他們同樣是被四方異族環繞的,因此對待不同邊緣族羣,漢帝國採用了不同的措施。

    我先說北疆地區,這裏是華夏邊緣最先出現的地方,也是華夏和異族分隔最明確的地域。由於氣候原因,長城以北是遊牧經濟,長城以南是農耕經濟。遊牧民族無法通過自身發展來養活自己,南下搶劫就是必然的,這就是造成了遊牧和農耕兩個民族不可調和的矛盾所在。

    在漢帝國之初期,國力還比較羸弱,只能用金錢買和平。等漢帝國強大後,開始主動出擊,不僅擊退匈奴,還佔領了長城以北部分地區,把這些地區作爲軍事緩衝帶,不僅自己駐軍,也讓歸降的胡人幫忙守衛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