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65章 壽宴上的爭論(下)
    兩位尚書吃了癟,兩位相公只好親自出馬,但親自出馬也不是亮個身份就能鎮住高務實的,總得拿出點說辭來纔行。然而問題就出在這裏,兩位尚書喫癟固然是真,但其實已經將平時常用的說辭都用了一遍,什麼害民論、無用論,剛纔實際上都已經講過了。

    在這種情況下,兩位相公又有什麼殺手鐗呢?

    剛剛遞補爲文淵閣大學士的王錫爵王閣老端坐席間,但上半身卻轉了過來,朝尚書席面上的高務實笑道:“錫爵久聞大司徒能言善辯,咳唾成珠,不意今日有幸得見,果有諸葛武侯之遺範。

    不過大司徒一定知曉,老子曾在《道德經》中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孔子亦在《論語·里仁》中言:‘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又在《論語·學而》中道:‘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高務實淡淡一笑,朝王錫爵微微拱手,道:“荊石公教訓的是。只不過,方纔所論之事關乎朝廷大政,務實雖德薄才淺,亦不敢以個人之俗名凌駕於天下之政略。

    我實學一宗,素來講究所爲之事必當有利於天下,切忌蟻羶鼠腐,狐媚猿攀,是以但凡論政,務實歷來不敢諱言。再有,正所謂燈不撥不亮,理不辨不明。若是辯理無用,我等讀書十載,寫就時文千篇,所爲何來?”

    王錫爵心中一凜,暗道:高求真果然善辯!我以君子之方欺他,他根本不肯上當,所言之意無非是說,他因爲忠於朝廷、忠於天下之大政,即便舍了這君子之道也在所不惜。

    高務實這個回答確實有點說道,因爲對於一般的讀書人而言,首要的關注點並非自己算不算“能臣”,而是自己算不算“君子”。在此時天下大多數文人的心目中,一個人首先應該是君子,其次纔好去爭取做個能臣。

    王錫爵他們所屬的心學派就是這種思路,甚至傳統的理學一派,也即通常而言的中立派,其實大多數人也持此態度,惟獨實學派裏頭有些人對此抱有異議——譬如高務實現在就明確表達了這種思想。

    當然,高務實的表達其實並非“我哪怕不算君子,但我至少可以做個能臣”。他表達的意思是“如果要我做個選擇,那麼爲了成爲能臣,我寧可不做君子。”

    這兩種意思看起來差不多,但實際上有個先後順序在裏頭,有個因果、取捨在裏頭,意義其實就大不一樣了。

    王錫爵呵呵一笑,道:“大司徒年未而立,學問既精,思慮又疾,以此學問思慮,論辯自然無人可及。不過,治大國如烹小鮮,爲政者素來最忌操切。

    天下間有許多事原本或許都是好事,許多政策原本或許都是善政,然則一旦操之過急,一應大政累積在一塊兒施爲,就可能適得其反。

    一如此前朝廷急於積攢錢糧,爲攻略察哈爾而準備,結果鬧出西北之亂。去年大司徒收天下財權於戶部一衙,新設兩署十三司,此大政也。此大政行之是否有效,是否另有意料之外的變數,這都需要時間長期觀察,不能僅以去年收支之數超越以往,便言之鑿鑿,認爲必是善政無疑……”

    “施政是否有益,益中是否有弊,的確需要時間來證明。在這一點上,務實完全同意荊石公之論。”高務實點了點頭,道:“不過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去年戶部收攬天下財權之舉,即是爲西北之亂‘反求諸己而已矣’。見兔顧犬,亡羊補牢,雖前禍已然,亦可爲後患之補也。

    至於荊石公所言之中論及今施政操切,務實雖當自省,不過這些‘大政’原本便是環環相扣,互爲依存之政。前政即出,後政自當隨行,否則瞻前顧後,恐怕反而錯過時機,將來再欲行之,條件已然不再,豈不悔之晚矣?”

    無論閣老席還是尚書席,見王錫爵與高務實這兩位大學霸開始引經據典地對戰,都不禁有些暗暗興奮。說起來,大家都是學霸,這兩席之上,當年考試成績最差的周詠也是三甲同進士出身。

    按照科舉三年一度,一次約莫取三百人來說,同進士那也是平均每年只在全國挑一百號的人才,那學問能差得了?至於其他諸位就更不必說,基本都是二甲出身,甚至申時行申元輔乾脆就是狀元公。

    習武之人有機會和勢均力敵的對手對戰,幾乎各個都是興奮不已,摩拳擦掌想要好好較量一番,讀書人難道便不是了?無非一個動手,一個動口罷了,而身爲內行,能夠觀摩高層次的對戰,原本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何況一般而言到了閣老、部堂這個層次,除非是在御前,否則很少會親自下場“交手”了,自然更加不容錯過。

    不過,觀戰者固然開心,參戰者卻未必,比如王錫爵此時就有點煩高務實的應對手段。

    別以爲他倆都是引經據典,就以爲兩個人是在同一個頻道論戰,其實不然。雙方實際上都是在互相設套,王錫爵的引經據典是爲了將高務實拉進他王閣老的主場,反之高務實的引經據典其實也是爲了將王錫爵拉進他高部堂的主場。

    什麼主場?王錫爵的主場叫做“君子德操”,高務實的主場叫做“天下爲公”。

    例如剛纔高務實用孟子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來形容西北之亂以後他出任戶部尚書並收攏天下財權之舉,其實就是擺明了“我眼裏只有‘公德’而無‘私德’,任何私德到了我這裏,都是爲公德服務的。”

    爲什麼是這個意思?先看看他引用孟子的那句話本意是什麼。

    孟子說:“愛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親近,那就應反問自己的仁愛是否夠;管理別人卻不能夠管理好,那就應反問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問題;禮貌待人卻得不到別人相應的禮貌,那就應反問自己的禮貌是否到位——凡是自己的行爲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自身行爲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

    其實高務實沒有引用完,後面還有一小句,是“《詩》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大概意思就是:“《詩經》說:‘常思慮自己的行爲是否合乎天理,以求美好的幸福生活’。”

    這段話的本意其實是說人際交往,孟子經常論及這些,比如在《公孫丑上》裏,孟子就說過:“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意思都是一樣的。

    本質上來說,這些話是從個人品質來說的,其主旨提倡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評。也就是孔子在《論語·衛靈公》所說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