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77章 戰後波瀾(四)疏爭功過
    且將時間回溯到兩戰大捷的消息傳回京師之時。當時六百里加急的軍情喜報傳回京師,由於這一類大捷的喜報會沿途吆喝,京師百姓其實比宮裏知道得還早。

    當消息被各部衙、內閣直至司禮監得知時,京華時報、實學動態等報業都已經開始準備寫稿了,而民間更是歡歌笑語,許多人自發地開始慶祝起來。

    與民間喜慶不同的是,官員們對此要“矜持”得多,很多人都只是說說場面話,感慨幾句宿敵覆滅、大明萬勝之類,但其中多數人眉宇之間反而生出許多陰鬱來。

    正如劉馨所料的是,不僅心學派官員得知大勝細節之後幾乎如喪考妣,甚至許多中立派舊理學官員們也都面色沉鬱,不像是要歡欣國家中興,反倒如狂瀾既倒而無人可挽一般。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二十年前略施小計降服土默特,一兩年前迅雷不及掩耳擊敗鄂爾多斯,現在更是一戰覆滅蒙元,將察哈爾部逼得斷臂求生逃亡西域。

    由此,高務實的軍功已然過甚,而且考慮到他如今年不及而立,長此以往,朝廷上下到底還有誰能制衡於他?

    宮中的反應則更進一步加劇了各方擔憂——皇帝很快傳出口諭:明日輟朝一日,京師官民齊慶!

    雖然沒有傳出關於皇帝打算如何封賞高務實的消息,但既然要慶祝,甚至還要爲此輟朝,那顯然意味着皇帝認爲這是天大的功勞啊!至於還沒有提及封賞,那還不好解釋麼,人家高經略人還土默特呢!

    再說圖們他們雖然跑了,但現在到底跑到哪兒了還沒確定,高經略是否打算繼續追殺也還不清楚,這個時候當然還不能着急巴巴地先封賞。

    不過對於非實學派官員而言,這倒是個難得的好消息,意味着現在還存在某個窗口期,可以想辦法好好利用一番,避免將來局勢全然不可挽回。

    可能是由於消息實在來得過於突然,前段時間明明都是一直找不到敵人,忽然之間局勢大變,一下子就來了個雙殺,以至於京師官員們的反應也有些亂糟糟的。

    來不及細細商議的各路官員在第二日紛紛上疏,這次“羣議”可真是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議論的重點也各不相同。

    有些官員直接否認高務實的軍功,認爲其中水分很大,尤其是這一次:“六十萬大軍出塞,靡費數百萬,其與韃奴交戰者不過十萬餘而已,且未能盡殲韃奴,可謂貪功而無能!”

    有些官員則比較有偏重,比如有人說高務實此戰花費甚巨,謂“國朝積累二十載而一朝耗盡,倘天下有事,朝廷何以應變?”

    有人則表示:“值此南方東西皆亂,播州未平而漕變又起,朝廷多處用兵,如雙拳卻敵四手,但有一二不順,恐壞全盤矣。今韃奴既遁,我何餐風飲露而追窮寇?臣聞播州蠻合縱連橫,乃有漢人逆賊獻策其間,實爲朝廷大患,實不如北境休兵而先平南賊。臣意,當速召經臣回京交卸……”

    又有人極其耿直,直言高務實權威過盛:“經臣高務實,以伴讀而獲聖眷,以狀元而登鼎甲,及有按一方而復交趾,持一旨而戰漠南,撫一地而斬炒花等業。又以其智而成京華,富甲天下;以其能而行債券,助定緬甸……凡此功業,實爲顯耀。

    然其富甲天下而畜私兵,南征北戰而威將帥,登科繼業而誇黨魁,勾連內外而固聖眷……若不予制,臣恐天下人但知有高務實而不知有聖天子也!”

    當然也有溫和的,表示:“自三代以降,聖人以德懋懋官,功懋懋賞,遂有因德獲官,因功獲賞之慣例。今蒙元經略戶部尚書高務實,治財積寶,戰功彪炳,德彰九州,惠及四海,豈有不酬功以爵之理?

    蒙元,吾朝宿敵也。今以其覆,上可告慰二祖列宗,下可安定社稷民心。經臣高務實尤專其功,陛下豈吝賜國之賞!臣不揣荒唐,竊思當以國公酬之……”

    這一條正如劉馨之前擔心的那樣,看似吹捧高務實,其實暗藏殺機,欲以酬功而爲高務實封爵,卻斷他仕途。

    當然,除了這些或明或暗都是爲了打擊高務實的奏疏之外,實學派方面也有官員上疏議論此事,只不過……呃,也有些混亂。

    實學派官員的議論,大抵從出發點來說倒都是爲了高務實好,只是按照誇的程度不同,大體上也分兩派。

    其中一派是猛誇,將高務實從出身到功績誇了個遍,然後表示高務實如此德才兼備,不入內閣簡直不可理喻。總之,這一派人的目的是爲了推高務實入閣,其中甚至有人表示現在皇帝就應該召集大小九卿進行廷推了。

    另一派算是有節制的誇,高務實的出身、曾經作爲皇帝伴讀這些舊事他們沒提,而是着重強調了高務實入仕之後的功業。

    他們的目的其實也是推高務實入閣,不過這些人可能看得深遠一些,或者就是昨晚聽到了什麼風聲,所以他們還特意提出:高務實作爲文臣,其立下的文治之功其實勝過武功,因此對高務實的封賞應該有所側重,不能因爲他看起來戰功更加顯赫就給他弄武臣封爵那一套。

    總而言之一句話,在“文臣”這個範疇之內,皇帝陛下您怎麼封賞高務實都行,但絕對不能把武臣封爵那一套用上。這其中更有甚者,認爲就算要給高務實封爵,那也必須按照李善長的模式來辦。

    至於什麼叫“按李善長的模式來辦”,那自然是說按照李善長當年文官封爵的辦法來給高務實封爵:李善長可是開國韓國公(一開始是宣國公)。呃,至於韓國公後來爲何除爵,那是另一回事了,總之都怪胡惟庸案。

    說實話,這提議倒是個“創舉”,因爲朱元璋封李善長的時候,還並沒有說將來只有軍功可以封爵這話。

    中國的爵位制度出現很早,自周朝開始就出現了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爵位。漢朝把五等爵位變成了王和侯兩種,能夠得到這份殊榮的都是皇帝的本家、外戚和有功之臣,後來又把擔任丞相一職的人封侯。自漢朝以後,尤其是到了五胡亂華時期,封爵就變得異常混亂,基本上在朝廷內任職的人都可以獲得五等爵位。

    到了大明朝,形式爲之一變。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給功臣以及死難將士的封號也都是五等爵位。可是等到坐穩天下之後,朱元璋又覺得封爵太濫了,似乎顯不出尊貴來,於是就把五等爵位變爲三等爵位,也就是隻有公、侯、伯,並且規定,文官不得封爲公侯,最多隻能封爲伯爵,而且前提是必須立有軍功。

    從表面上看,是朱元璋苛刻,捨不得爵位賞賜,畢竟一個文臣一般是不會有機會立有軍功的。這從一方面來講,這個政策確實是朱元璋對武將們的偏愛,因爲武將只要是有爵位,哪怕官職沒有文官大,在朝中受到的尊崇和地位要遠遠高於文官,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文官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