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77章 戰後波瀾(十三)帝心臣意
    文華召對一直到了中午才告一段落,商議了方方面面許多問題,大致上將後續一些主要戰略規劃擬出了一個章程。這讓已經開始發福的萬曆天子朱翊鈞有些疲憊,散會之後沒有回到乾清宮用膳,而是直接在文華殿東配殿用膳。

    文華殿東配殿是以前他讀書的地方,近年來也常常使用,一切擺設均按照他的意思,維持十年前高務實辭任回鄉參加科舉之前的模樣。這意味着,他用膳之時的側席還擺着高務實當年的席位。

    這個席位上現在自然是沒人的,但案上卻擺着四菜一湯、一副碗筷。皇帝的侍從全都被趕到殿外,甚至包括陳矩在內。

    “務實,我知道你不喜歡飲酒,早年我總是喜歡逼你陪我小飲,那是少年人不懂事,以你的大度,想必不會怨我吧?不過今天我不逼你,我喝我的酒,你喫你的菜,咱們隨意聊聊便是。”皇帝自斟自飲,自言自語道。

    “這些年來,你幫了我不知道多少忙,雖說升你的官看似也是君臣之道,不過我一直覺得,從你幫我解決的麻煩來看,這些封賞其實是不夠的。你呢,也應該心裏清楚。”朱翊鈞小飲一口,嘆道:“但是國朝自有規矩,即便我是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外廷也肯定不答應,到時候搞來搞去,沒準反倒是你倒了黴。”

    “不過這次滅了北元,對咱們來說局勢就該大變樣了,今兒個申先生的態度我看就很能說明問題。你知道嗎,他日前在內閣的態度可不是今天這樣,那可是堅決反對你入閣,而是提出給你封爵的……嗯,當然,是武爵,而且還不世襲呢。”

    “從今天的情況來看,似乎他和王先生都想明白了,既然反正也壓不住,那乾脆就別壓了。不過我還是挺奇怪的,他們是打算放棄和咱們作對了嗎?我總覺得這事兒還有點懸,他們沒準有什麼其他想法。”

    “不過這次你幹得也有毛病,尤其是你扔下大軍自己回京的做法可不太地道,明白人知道你是免得被外廷一些人攻訌,瞎了眼的那些人只怕還以爲你是做給我看的。”

    朱翊鈞輕哼一聲,端着禹瓷小酒杯轉了一轉:“我看什麼呀,看你會不會帶着幾十萬大軍回京,給朕瞧瞧你的軍威?哈,你要是會這麼做,那就不是高務實了,我還不知道你?

    嘿,要不是你兵權沒人轉交,我猜你打完兩場決戰之後最希望的就是趕緊交了兵權。而我今天傳旨讓你等禁衛軍一起回京,你還會左思右想,生怕這裏頭有什麼忌諱,然後走一天就寫一道疏文,向朝廷報告行止,對不對?”

    “你這個人吶,什麼都好,就是太一本正經。”朱翊鈞哀嘆一聲,朝高務實空着的位置舉了舉杯,道:“你明明知道天底下沒有第二個人能跟我無拘無束的談心,就算翊鏐都不能的,可你卻偏偏不肯那樣,非要時時刻刻君君臣臣……我有時候都想問你,咱倆難道就只是君臣?啊?”

    “咱倆當年怎麼說的來着,共創盛世!可怎麼共創啊?我又出不去,自然只能給你權力,讓你去操刀實現,要是兵權不給你,你怎麼實現?這天底下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有多少力氣做多少事,我總不能連這都不明白吧。”

    “當然,我是皇帝,權力很大,受到的約束也多,這都是沒法子的事,當年母后罰你連貶三級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朱翊鈞面現酡紅,眯着眼道:“現在母后不管我了,可是天下百官卻個個管起我來了……哈哈,真是孤家寡人,孤家寡人!”

    這一次說完,朱翊鈞沉默了片刻,似在思索什麼,好半晌之後才又夾了口菜喫下,邊嚼邊道:“務實,你知道嗎,拿下北元之後我忽然有點茫然。兩百年的宿敵啊,忽然之間就沒了,我甚至有點不知道自己現在究竟該幹嘛。”

    “還有吳兌和梁夢龍說的那番話,說實話我聽着其實也有點忐忑。建城鎮守察哈爾,左右中三個城控扼一大片草原,這個計劃真的行得通嗎?他倆到底是和你商議過之後提出來的呢,還是自行其是、胡說八道的?”

    “種土豆這事,我估摸着應該的確是你和他們說的,但我就怕他倆是給點顏色就開染坊。你真的覺得種土豆就能穩住三個城,然後……嗯,就像你以前說的‘以點帶面’,以此控制住察哈爾?我怎麼總覺得有點懸乎啊。”

    “不過,他倆有個觀點我倒是認可的,就是土默特目前來看應該還是靠得住的,你那個學生大概也不會有什麼異心。問題是這種局面能維持多久呢?怎麼保證你學生的兒孫們也和他一樣?”

    “還有,梁夢龍剛纔的話也沒說明白,只說假設在察哈爾的兵力爲十分,這十分如何分配給三個城池,卻沒說這‘十分’到底是多少人。另外,這些兵力該從何處抽調,亦或者是新增?他也沒說……他是還沒來得及和你商量,還是自己心裏原本就沒底?”

    “哦,對了,還有還有。咱們若是在察哈爾大種土豆,不知道會佔去多少草場,這些問題你應該算過吧?反正我覺得應該是會種在城池不遠處,那剩下的草場也就都離城池較遠了,到時候咱們到底如何建設馬場?誰又去放牧呢?”

    “你是做過遼南副使的,肯定知道咱們大明的馬政就是一筆爛賬[注:高務實當年的金復海蓋兵備是由遼東苑馬寺卿兼任,即高務實主持過遼東馬政],這察哈爾到時候會不會也搞成一筆爛賬?可別和北直隸當年一樣,搞出個霸州馬匪來,禍害河北數十年,那可就是大麻煩了。”

    到了此時,朱翊鈞一壺小酒幾乎喝光,目光也有些迷離飄忽起來,喃喃自語道:“不過,也許是我多心了,你做事一向都有條理得很,這些問題想必早就有了通盤考慮吧。唔,我明白了,你是打算捏着這些事等入閣之後在辦,以此堵住某些人的臭嘴是麼?嗯,好主意,不愧是你呀……嗝!”

    就在朱翊鈞一個人在文華殿用膳完畢之後不久,也就是文華召對散會不到兩個時辰之後的下午,身在延慶州的高務實便已經接到飛鴿傳書,大致上得知了上午文華召對的過程,以及御前會議的大致論點。

    延慶州是永樂十二年(1414年)三月置,在那之前一段時間,成祖朱棣北巡,駐蹕團山(今延慶舊縣鎮團山),以嬀川平坦,土地肥沃,設隆慶州,轄永寧、懷來二縣,移民屯墾,直隸京師宣府。

    永樂十二年設隆慶州時,州城沿用了元朝的舊城。宣德五年,陽武侯薛祿進行了修葺。景泰二年,副總兵紀廣重修城池。三年,永寧衛後千戶所副千戶劉政導挖掘環城護城河。天順七年,知州師宗文、守備指揮汪鎔開始改建磚城,直到嘉靖年間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