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元輔 >第282章 宮裏宮外(圩三)亂麻
    敢如此君前失儀,在這位威震四夷八荒的萬曆天子面前毫不掩蓋地翻白眼,這也就是高務實了。

    朱翊鈞也果然對他這樣的君前失儀視而不見,反而帶着些懇求的意味說道:“你別不說話啊!我就想知道,這麼做究竟會不會牽連到鄭妃?你得給我個肯定的答覆纔行,要不然這件事就算鬧得和當初爭國本一樣,我也絕不會鬆口讓人去查的。”

    高務實以後扶額,道:“臣得想想。”

    “那你趕緊想。”朱翊鈞立刻跟了一句,然後便坐在旁邊盯着高務實看,眼珠都不帶挪動分毫的。

    他這一來甚至把高務實盯得都有些發毛,皺眉道:“皇上,臣是文官,不會跳窗逃走,沒必要這麼盯着。”

    “啊哈?”朱翊鈞尷尬一笑,輕咳一聲,起身把目光挪開,但忽然又道:“哦,你們剛纔是覲見,沒人給你上茶是吧?我去叫陳矩……”

    “皇上不必如……”高務實一個“此”字還沒說出來,朱翊鈞已經快步走到門邊敲了敲,喊道:“陳矩,給南寧候沏壺茶來,要探春。”

    高務實坐在那邊只能一臉苦笑:待遇不錯啊。有明一代的貢茶分四品,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筍。不過這四品並不分好壞檔次,而是採摘時間和採摘茶樹本身上有所區別。

    不過,“探春”的量往往特別少,而且一般不會久存,因此能喝到探春貢茶的人可謂少之又少。高務實也算是當了多年高官了,獲賜茶葉的時候並不少,但印象中拿到探春的時候卻也不多。

    此時朱翊鈞又轉了回來,他本想坐到高務實身前,但又怕打擾了高務實思考,因而猶豫一下,便走到另一把椅子處坐下。

    高務實看在眼裏,倒是肯定了一件事:朱翊鈞的確不會在鄭皇貴妃這件事上有什麼妥協,他對鄭皇貴妃肯定是要一保到底的。

    換句話說,自己得想出一個不牽連鄭皇貴妃本人,但又能揪出幕後黑手的辦法來,才能做通朱翊鈞的思想工作。

    但這裏有一個問題:朱翊鈞認爲鄭皇貴妃必不可能害他,他這個判斷到底可信不可信?

    高務實知道,這件事光站在他自己立場來看待是不行的,得設身處地站在鄭皇貴妃的立場來思考,纔可能窺探她如今的心思。

    那麼,鄭皇貴妃自己到底如何判斷其目前所處的局面?這可能要縱觀她出現在朱翊鈞的世界裏這些年的經歷。

    萬曆五年,十五歲的朱翊鈞大婚。到了萬曆九年,他的膝下才只有一子一女,所以朱翊鈞決定遴選九嬪。也正是在這一年,十五歲的鄭氏因姿色出衆,被冊爲淑嬪,位居九嬪第二位。

    雖然鄭氏一開始排在九嬪第二位,但她卻很快受到朱翊鈞的寵愛。萬曆十一年,鄭氏懷孕,朱翊鈞即刻晉封她爲德妃,還在冊文中誇讚她:“柔嘉玉質,婉嬺蘭儀。”

    從這時候起,鄭氏便開啓了輝煌的宮廷生涯,之後接連爲朱翊鈞生兒育女,位分也逐步提升,寵冠後宮至今——在原歷史上,應該說是三十八年。

    既然最得聖寵,加上皇后此前一直沒有嫡子,因此她的兒子朱常洵作爲皇帝實際上的次子(實際三子,但次子早夭)受寵遠超皇長子朱常洛,以至於引起國本之爭——那麼換句話說,就是朱常洵也差點有機會做太子。

    而如果按照原歷史中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她也差點當上皇后,不過很可惜,這兩件事最終都落空了。

    當初,鄭氏被封爲德妃之後,爲朱翊鈞生下皇次女雲和公主,此女六歲時夭折。就在雲和公主出生的第二年,鄭氏再次懷孕,朱翊鈞即刻下令,將其晉封爲貴妃。之後鄭氏生下皇次子朱常漵,但小皇子出生當天就夭折了。

    一般來說,后妃子嗣夭折,尤其是兒子夭折,往往會連累后妃本人,然而朱常漵的夭折並未影響鄭貴妃受寵程度,朱翊鈞甚至因爲鄭貴妃,還將夭折的朱常漵追封爲邠哀王。

    這是爲何呢?因爲錯不在她,而在朱翊鈞。原來當次鄭貴妃懷孕期間,朱翊鈞不顧其有孕,還故意和她戲逐,這才導致鄭貴妃傷了身體,小皇子生下來就夭折了。

    由於這個原因,鄭貴妃在一段時間裏很是責怪朱翊鈞,但朱翊鈞也不知道是因爲理虧還是單純愛她過甚,反正並不憤怒,甚至對其承諾,說要是她再生下皇子,就將其立爲儲君。

    這個承諾就有點麻煩了。萬曆十四年,鄭貴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朱翊鈞果然對其十分重視,有意立爲皇太子。同時,他還不顧羣臣反對,晉封鄭貴妃爲皇貴妃。

    羣臣爲什麼會反對呢?當時,給事中姜應麟當時上疏表示:“貴妃以孕育蒙恩,豈曰不宜?但名號太崇,亦所宜慮,其於中宮不已逼乎?貴妃雖賢,所生固皇上第三子也,猶然亞位中宮,則恭妃誕育元嗣,主鬯承祧,乃其發祥,顧當反令居下耶?”

    這番話簡單來說,就是一來朱翊鈞的嫡妻王皇后賢德,根本沒必要冊封皇貴妃,因爲如此會威脅到皇后的地位;二來朱常洵並非長子,當時長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都沒有得到晉封,卻晉封鄭貴妃,於理不合,所以包括姜應麟在內的許多臣工強烈反對。

    但是沒辦法,朱翊鈞就是喜歡鄭貴妃,所以不顧羣臣反對,將其封爲皇貴妃。他這麼做,並不只是與羣臣鬥氣,實際上是在爲冊立朱常洵爲太子做準備。但冊封太子事關重大,即使朱翊鈞堅持也無法輕易成功,因此當時高務實適時插手,勸說皇帝不要心急。

    這一來,朱翊鈞和大臣們雙雙不肯鬆口,於是朱翊鈞就以“元子嬰弱”爲藉口,拖延冊立太子之事。後來朱常洛漸漸長大,朱翊鈞只好爭取到高務實的支持,然後以要等皇后誕下嫡子爲由,繼續拖延時間。

    萬曆十五年,鄭皇貴妃又爲朱翊鈞生下第四子朱常治,此子在第二年夭折,追封沅懷王。萬曆十六年,鄭皇貴妃生皇六女靈丘公主,同樣不滿週歲夭折。萬曆二十年,鄭皇貴妃生皇七女壽寧公主。

    這是鄭皇貴妃最後一次生育,她一生爲朱翊鈞生育三子三女,其中只有朱常洵和壽寧公主健康長大成人。朱常洵先不說,壽寧公主作爲鄭皇貴妃唯一活下來的女兒,也受到父親朱翊鈞的加倍寵愛。

    回到朱常洵,可以說朱翊鈞爲了要冊立朱常洵爲太子,真是煞費苦心了。比如他不斷公開誇獎鄭皇貴妃,在皇貴妃的冊文中說:“朕孳孳圖治,每未明而求衣;爾肅肅在公,輒宣勞於視夜。”

    明明王皇后如此賢德,舉朝皆敬,但正如本書前文多次講到的那樣,皇后的問題也在於她過於賢德,反而讓她和朱翊鈞失去了“人間夫妻”的模樣。於是,在朱翊鈞的話中,鄭皇貴妃成爲唯一和他心意相通的女人。